初读之三十九:“安土敦乎仁,故能爱”的辨析 安土八阳经
初读之三十九:“安土敦乎仁,故能爱”的辨析
1.“安土敦乎仁,故能爱”,是《系辞上传》第四章第二段的末句,点出了本段前三句“不违”、“不过”、“不忧”,皆出自圣人之“仁”性。
2.朱熹对该句的注释是:“随处皆安,而无一息之不仁,故能不忘其济物之心,而仁益笃。盖仁者,爱之理;爱者,仁之用,故其相为表里如此”。
3.将该句译成今文时,须秉承本段前三句“不违”、“不过”、“不忧”之义,“安土敦乎仁”之“安土”,是否可这样表述:圣人认清了天地变化的自然法则,且能做到坚信不疑;圣人以仁民爱物为己任,且能做到坚持不懈;圣人不以私利得失而蜕变,且能做到坚定不移。某些公共事务的有关管理部门及其决策者,其所思、所言、所行,与此背道而驰,已越“仁义”之轨,已惹众怒,引火烧身,为时不远矣!
4.“敦”有厚德之义,在《周易》六十四卦中,均出现在“非上即五”之爻位,如艮卦上九爻“敦艮,吉”;复卦六五爻“敦复,无悔”;临卦上六爻“敦临,吉,无咎”。身处高位者,若无敦厚大德,何以能服众且善终?
5.古典中之“仁”字,多从道德人格和治国之道而言。何谓“仁”?孔子释曰:“爱人”。王阳明说:“仁是造化生生不息之理”。康有为指出:“仁”是“与民同之,自由平等,乃孔子立始之本”。当代新“仁学”则主张以“和”释“仁”,即“与自然和谐相生,与人和谐相处”。关爱生命之续存,关注民生之疾苦,致力社会之和谐。我们是否做到了表里—致?与之相反的案例,却不绝于耳,怎能令人不忧!
6.“故能爱”告诉我们三层意思:其一,不懂仁义之道,民胞物与之理,何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二,爱是人类的原生性行为能力,它指的是牺牲奉献、包容谦让的始终如—的行为过程,决非是虚假的言语文字!其三,爱是“仁”的运用,是恻隐之心(仁之端)、羞恶之心(义之端)、辞让之心(礼之端)、是非之心(智之端)的通达!这“四心”的缺失,就是人性的缺失!
7.“安土敦乎仁,故能爱”,译成今文,是否可这样表述:圣人认清了天地变化的自然法则,且能做到坚信不疑;圣人以仁民爱物为己任,且能做到坚持不懈;圣人不以私利得失而蜕变,且能做到坚定不移。圣人有如此之敦厚仁德,故能在其一生的行为过程中,始终如一地做到:关爱生命之续存,关注民生之疾苦,致力社会之和谐。
《易经*系辞》辨析
初读之一:“天尊地卑,乾坤定矣。”的辨析 初读之二:“卑高以陈,贵贱位矣。”的辨析 初读之三:“动静有常,刚柔断矣。”的辨析 初读之四:“吉凶生”、“变化见”的辨析 初读之五:第一章思路的辨析 初读之六:“刚柔相摩”的辨析 初读之七:“八卦相荡”的辨析 初读之八:“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的辨析 初读之九:“日月运行,一寒一暑”的辨析 初读之十:“乾道成男,坤道成女”的辨析 初读之十一:“乾知大始,坤作成物”的辨析 初读之十二:“乾易坤简”的辨析 初读之十三:“天下之理得,成位乎其中”的辨析 初读之十四:第一章古义另译 初读之十五:“圣人设卦”的辨析 初读之十六:“观象系辞焉”的辨析 初读之十七:“明吉凶”、“生变化”的辨析 初读之十八:“吉凶得失”与“悔吝忧虞”关系的辨析 初读之十九:“变化·进退”与“刚柔·昼夜”关系的辨析 初读之二十:“六爻之动,三极之道也”的辨析 初读之二十一:“君子学《易》,玩索而得”的辨析 初读之二十二:《系辞上传》第二章古义另译 初读之二十三:“彖者,言乎象者也;爻者,言乎变者也。”的辨析 初读之二十四:“失得也;小疵也;补过也。”的辨析 初读之二十五:“爻者,言乎变者也”与“贵贱者存乎位”关系的辨 初读之二十六:“彖者,言乎象者也”与“齐小大者存乎卦”关系的 初读之二十七:“吉凶者,言乎其失得也”与“辨吉凶者存乎辞”关 初读之二十八:“悔吝者,言乎其小疵也;”与“忧悔吝者存乎介” 初读之二十九:“无咎者,善补过也”与“震无咎者存乎悔”关系的 初读之三十:“是故卦有小大,辞有险易。辞也者,各指其所之”的
初读之三十一:《系辞上传》第三章古义另译 初读之三十二:“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的辨析 初读之三十三:何以“知幽明”的辨析 初读之三十四:何以“知死生”的辨析 初读之三十五:何以“知鬼神”的辨析 初读之三十六:何以“与天地相似,故不违”的辨析 初读之三十七:“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的辨析 初读之三十八:“旁行不流,乐天知命,故不忧”的辨析 初读之三十九:“安土敦乎仁,故能爱”的辨析 初读之四十:“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的辨析 初读之四十—:“通乎昼夜之道而知,故神无方而《易》无体”的辨 初读之四十二:《系辞上传》第四章古义另译 初读之四十三:“一阴一阳之谓道”的辨析 初读之四十四:“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的辨析 初读之四十五:“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的辨析 初读之四十六:“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的辨析 初读之四十七:“显诸仁,藏诸用,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盛德大 初读之四十八:“显诸仁,藏诸用,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盛德大 初读之四十九:“显诸仁,藏诸用,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盛德大 初读之五十:“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的辨析 初读之五十一:“生生之谓易,成象之谓乾,效法之谓坤”的辨析 初读之五十二:“占”、“事”、“神”的含义及其关系的辨析 初读之五十三:《系辞上传》第五章古义另译 初读之五十四:一“广”二“大”三“言”四“配”的辨析〈上) 初读之五十五:一“广”二“大”三“言”四“配”的辨析〈中) 初读之五十六:一“广”二“大”三“言”四“配”的辨析〈下) 初读之五十七:《系辞上传》第六章古义另译 初读之五十八:“《易》其至矣乎”的辨析 初读之五十九:“夫《易》,圣人所以崇德而广业也”的辨析 初读之六十:“知崇礼卑,崇效天,卑法地”的辩析
初读之六十一:“天地设位,而《易》行乎其中矣”的辨析 初读之六十二:“成性存存,道义之门”的辨析 初读之六十三:《系辞上传》第七章古义另译 初读之六十四:静态的象。 初读之六十五:动态的爻 初读之六十六:敬慎的心 初读之六十七:谋定的行 初读之六十八:中孚卦九二爻辞的原义 初读之六十九:孔子对中孚卦九二爻辞的诠释 初读之七十:同人卦九五爻辞的原义 初读之七十一:孔子对同人卦九五爻辞的诠释 初读之七十二:大过卦初六爻辞的原义 初读之七十三:孔子对大过卦初六爻辞的诠释 初读之七十四:谦卦九三爻辞的原义 初读之七十五:孔子对谦卦九三爻辞的诠释 初读之七十六:乾卦上九爻辞的原义 初读之七十七:孔子对乾卦上九爻辞的诠释 初读之七十八:节卦初九爻辞的原义 初读之七十九:孔子对节卦初九爻辞的诠释 初读之八十:解卦六三爻辞的原义 初读之八十一:孔子对解卦六三爻辞的诠释 初读之八十二:《系辞上传》第八章古义另译 初读之八十三:天地之数的由来 初读之八十四:爻卦之数的由来(上) 初读之八十五:爻卦之数的由来(下) 初读之八十六:数显德行可佑神 初读之八十七:《系辞上传》第九章古义另译 初读之八十八:易有圣人之道四焉 初读之八十九:至精知来物 初读之九十:参伍以变之蕴义
初读之九十一:错综其数之内涵 初读之九十二:至变乃《易》之髓 初读之九十三: 至神在寂应 初读之九十四:《易》之特色: 极深、研几、唯神也。 初读之九十五:《系辞上传》第十章古义另译
1.“安土敦乎仁,故能爱”,是《系辞上传》第四章第二段的末句,点出了本段前三句“不违”、“不过”、“不忧”,皆出自圣人之“仁”性。
2.朱熹对该句的注释是:“随处皆安,而无一息之不仁,故能不忘其济物之心,而仁益笃。盖仁者,爱之理;爱者,仁之用,故其相为表里如此”。
3.将该句译成今文时,须秉承本段前三句“不违”、“不过”、“不忧”之义,“安土敦乎仁”之“安土”,是否可这样表述:圣人认清了天地变化的自然法则,且能做到坚信不疑;圣人以仁民爱物为己任,且能做到坚持不懈;圣人不以私利得失而蜕变,且能做到坚定不移。某些公共事务的有关管理部门及其决策者,其所思、所言、所行,与此背道而驰,已越“仁义”之轨,已惹众怒,引火烧身,为时不远矣!
4.“敦”有厚德之义,在《周易》六十四卦中,均出现在“非上即五”之爻位,如艮卦上九爻“敦艮,吉”;复卦六五爻“敦复,无悔”;临卦上六爻“敦临,吉,无咎”。身处高位者,若无敦厚大德,何以能服众且善终?
5.古典中之“仁”字,多从道德人格和治国之道而言。何谓“仁”?孔子释曰:“爱人”。王阳明说:“仁是造化生生不息之理”。康有为指出:“仁”是“与民同之,自由平等,乃孔子立始之本”。当代新“仁学”则主张以“和”释“仁”,即“与自然和谐相生,与人和谐相处”。关爱生命之续存,关注民生之疾苦,致力社会之和谐。我们是否做到了表里—致?与之相反的案例,却不绝于耳,怎能令人不忧!
6.“故能爱”告诉我们三层意思:其一,不懂仁义之道,民胞物与之理,何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二,爱是人类的原生性行为能力,它指的是牺牲奉献、包容谦让的始终如—的行为过程,决非是虚假的言语文字!其三,爱是“仁”的运用,是恻隐之心(仁之端)、羞恶之心(义之端)、辞让之心(礼之端)、是非之心(智之端)的通达!这“四心”的缺失,就是人性的缺失!
7.“安土敦乎仁,故能爱”,译成今文,是否可这样表述:圣人认清了天地变化的自然法则,且能做到坚信不疑;圣人以仁民爱物为己任,且能做到坚持不懈;圣人不以私利得失而蜕变,且能做到坚定不移。圣人有如此之敦厚仁德,故能在其一生的行为过程中,始终如一地做到:关爱生命之续存,关注民生之疾苦,致力社会之和谐。
《易经*系辞》辨析
初读之一:“天尊地卑,乾坤定矣。”的辨析 初读之二:“卑高以陈,贵贱位矣。”的辨析 初读之三:“动静有常,刚柔断矣。”的辨析 初读之四:“吉凶生”、“变化见”的辨析 初读之五:第一章思路的辨析 初读之六:“刚柔相摩”的辨析 初读之七:“八卦相荡”的辨析 初读之八:“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的辨析 初读之九:“日月运行,一寒一暑”的辨析 初读之十:“乾道成男,坤道成女”的辨析 初读之十一:“乾知大始,坤作成物”的辨析 初读之十二:“乾易坤简”的辨析 初读之十三:“天下之理得,成位乎其中”的辨析 初读之十四:第一章古义另译 初读之十五:“圣人设卦”的辨析 初读之十六:“观象系辞焉”的辨析 初读之十七:“明吉凶”、“生变化”的辨析 初读之十八:“吉凶得失”与“悔吝忧虞”关系的辨析 初读之十九:“变化·进退”与“刚柔·昼夜”关系的辨析 初读之二十:“六爻之动,三极之道也”的辨析 初读之二十一:“君子学《易》,玩索而得”的辨析 初读之二十二:《系辞上传》第二章古义另译 初读之二十三:“彖者,言乎象者也;爻者,言乎变者也。”的辨析 初读之二十四:“失得也;小疵也;补过也。”的辨析 初读之二十五:“爻者,言乎变者也”与“贵贱者存乎位”关系的辨 初读之二十六:“彖者,言乎象者也”与“齐小大者存乎卦”关系的 初读之二十七:“吉凶者,言乎其失得也”与“辨吉凶者存乎辞”关 初读之二十八:“悔吝者,言乎其小疵也;”与“忧悔吝者存乎介” 初读之二十九:“无咎者,善补过也”与“震无咎者存乎悔”关系的 初读之三十:“是故卦有小大,辞有险易。辞也者,各指其所之”的
初读之三十一:《系辞上传》第三章古义另译 初读之三十二:“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的辨析 初读之三十三:何以“知幽明”的辨析 初读之三十四:何以“知死生”的辨析 初读之三十五:何以“知鬼神”的辨析 初读之三十六:何以“与天地相似,故不违”的辨析 初读之三十七:“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的辨析 初读之三十八:“旁行不流,乐天知命,故不忧”的辨析 初读之三十九:“安土敦乎仁,故能爱”的辨析 初读之四十:“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的辨析 初读之四十—:“通乎昼夜之道而知,故神无方而《易》无体”的辨 初读之四十二:《系辞上传》第四章古义另译 初读之四十三:“一阴一阳之谓道”的辨析 初读之四十四:“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的辨析 初读之四十五:“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的辨析 初读之四十六:“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的辨析 初读之四十七:“显诸仁,藏诸用,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盛德大 初读之四十八:“显诸仁,藏诸用,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盛德大 初读之四十九:“显诸仁,藏诸用,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盛德大 初读之五十:“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的辨析 初读之五十一:“生生之谓易,成象之谓乾,效法之谓坤”的辨析 初读之五十二:“占”、“事”、“神”的含义及其关系的辨析 初读之五十三:《系辞上传》第五章古义另译 初读之五十四:一“广”二“大”三“言”四“配”的辨析〈上) 初读之五十五:一“广”二“大”三“言”四“配”的辨析〈中) 初读之五十六:一“广”二“大”三“言”四“配”的辨析〈下) 初读之五十七:《系辞上传》第六章古义另译 初读之五十八:“《易》其至矣乎”的辨析 初读之五十九:“夫《易》,圣人所以崇德而广业也”的辨析 初读之六十:“知崇礼卑,崇效天,卑法地”的辩析
初读之六十一:“天地设位,而《易》行乎其中矣”的辨析 初读之六十二:“成性存存,道义之门”的辨析 初读之六十三:《系辞上传》第七章古义另译 初读之六十四:静态的象。 初读之六十五:动态的爻 初读之六十六:敬慎的心 初读之六十七:谋定的行 初读之六十八:中孚卦九二爻辞的原义 初读之六十九:孔子对中孚卦九二爻辞的诠释 初读之七十:同人卦九五爻辞的原义 初读之七十一:孔子对同人卦九五爻辞的诠释 初读之七十二:大过卦初六爻辞的原义 初读之七十三:孔子对大过卦初六爻辞的诠释 初读之七十四:谦卦九三爻辞的原义 初读之七十五:孔子对谦卦九三爻辞的诠释 初读之七十六:乾卦上九爻辞的原义 初读之七十七:孔子对乾卦上九爻辞的诠释 初读之七十八:节卦初九爻辞的原义 初读之七十九:孔子对节卦初九爻辞的诠释 初读之八十:解卦六三爻辞的原义 初读之八十一:孔子对解卦六三爻辞的诠释 初读之八十二:《系辞上传》第八章古义另译 初读之八十三:天地之数的由来 初读之八十四:爻卦之数的由来(上) 初读之八十五:爻卦之数的由来(下) 初读之八十六:数显德行可佑神 初读之八十七:《系辞上传》第九章古义另译 初读之八十八:易有圣人之道四焉 初读之八十九:至精知来物 初读之九十:参伍以变之蕴义
初读之九十一:错综其数之内涵 初读之九十二:至变乃《易》之髓 初读之九十三: 至神在寂应 初读之九十四:《易》之特色: 极深、研几、唯神也。 初读之九十五:《系辞上传》第十章古义另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