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民俗话生肖 四川与生肖有关民俗
来源:合婚网灬低调是种错
岁月的舞台一年一启一落幕。子鼠值岁,丑牛接班,寅虎继任,卯兔候补……此生肖,彼属相,十二年一登台,十二岁一循环。十二生肖与我们每个人都有直接的关系。当今,在我国方兴未艾的收藏热中,十二生肖更是成了一些收藏爱好者特别喜欢的专题。 民俗中的生肖文化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人们对这些动物熟知能详,所以不管是年画、剪纸还是雕刻、刺绣都能把它们刻画得栩栩如生、亲切可爱。民间的十二生肖剪纸,很多是代代传承,变化不大。在构图形式上有“全家福”式的,有单幅的,也有两种生肖双双入图的,最常见的是“蛇盘兔”,民间广泛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蛇盘兔自然富”。剪个“蛇盘兔”贴在窗棂或门上表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而在一些地方,婚礼上剪个“骑鸡娃娃”则是祝福新婚夫妇生活和谐,早生贵子。在年画中,十二生肖也是传统题材。河北武强清代年画《莲生贵子图》,便绘有许多孩童与十二生肖的形象。寓意“连生贵子”的图案与十二生肖图案齐备,以祈多儿多女。十二生肖鼠为首,在传统的民间美术中,这些其貌不扬的老鼠竟然成为人们喜闻乐见、寓意吉祥的形象,广泛存在于年画、剪纸、雕刻、刺绣之中。其中年画、剪纸中的“老鼠嫁女”,那吹吹打打的热闹场面,更是脍炙人口。十二生肖中最勤劳最憨厚的就要数牛了。在以农耕闻名于世的古代,牛的地位更是不可小觑。在民间,立春之时农家都要奉春牛,山西新绛县木版年画《春牛图》就是其中一种。民间工艺品里的生肖艺术北京民间工艺品“兔儿爷”在清代《燕京岁时记》中就有记载:“每届中秋,市人之巧者用黄土团成蟾兔之像以出售,谓之兔儿爷。有衣冠而张盖者,有骑马者,有默坐者。大者三尺,小则尺余。”对于骑虎兔儿爷,人们说是卯兔驭寅虎。成语“寅吃卯粮”形容入不敷出的窘境。而骑虎兔儿爷,让卯兔驭寅虎为坐骑,寓含卯吃寅粮、生活绰绰有余的意思。此后,兔儿爷的形象也是丰富多彩,有生活型、时装化的兔儿爷,亦为长耳兔面,实已人化,俱作时装,体态神情酷肖生活,如卖油的、卖菜的、剃头的、算命的……社会群相应有尽有。山东高密聂家庄的泥塑,独具一格。清朝嘉庆年间,聂家庄泥塑由静态发展到会动、会叫、会逗趣的活玩意儿。这期间出现了叫虎、叫鸡、叫猴等。在民间,小孩过周岁生日时要穿虎头鞋戴虎头帽枕虎头枕,那是在祝小孩长得虎虎有生气。老人做寿送上个“猴子捧桃”自是一番美意。十二生肖造型广泛的使用在这一类喜庆的场合,人们欣赏着这些造型,盼望着一年更比一年好。生肖艺术上钱币《古钱大辞典》引《稗史类编》:“命钱,面有十二生肖字。张端木曰:"此钱旧称命钱,有地支十二字,又有生肖形。"生肖之说始于《淮南子》,则此钱不必出于近世也。今此钱有一字者、两字者、四字者、十二辰全者,大小不等,品种尤繁。”因此,生肖币又称十二支钱、命钱,也是生肖造型中颇有趣味的一个品种。生肖钱币在宋元时期即有铸造。有一种是穿孔之上铸一字,孔下铸相应生肖,如“子”字币铸鼠,“亥”字币铸猪,图案比较简单。另有一种,正面铸子、丑、寅、卯四字,背面铸鼠、牛、虎、兔四生肖。还有一种形式,正面铸“午生”,背面铸人、马图案;正面铸“酉生”,另一面铸人和鸡的图案,这就突出表现了人与生肖的关系。有一种生肖钱,正面为两重圆圈,内圈铸十二支文字,外圈在同十二支字相应处铸生肖;背面左右“敕令”字样,右有托塔神祇,下为神兽。这类古币,其图形已超出了单纯的地支配生肖的内容。此外,还有图案采取连环珠形式的生肖钱等。发挥极致的《十二生肖喷水钟》把十二生肖造型的工艺性发挥到极致的则是北京圆明园海晏堂《十二生肖喷水钟》。圆明园海晏堂建成于18世纪50年代,喷水池由外国传教士蒋友仁设计监造。十二生肖兽首人身,头像皆采用红铜手工打制,形象生动,做工精细。身躯石雕,中空连接喷水管。十二生肖两侧排开,一侧为鼠虎龙马猴狗,另一侧为牛兔蛇羊鸡猪。这十二生肖表示一天的十二个时辰,每隔两小时便轮番从嘴中喷一回水。卯时兔像喷水,辰时龙像喷水。12点时,十二只动物一齐喷水,如同报时的钟。可惜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十二生肖的石雕下身被砸毁,铜头像失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