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辑 赞美直到地极第五季
来源:合婚网初生颤栗
(第五辑)
及至宋代,《周易》研究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兴旺时期。
宋人治《易》,著作丰富,尤注意“图”“书”之发明。
所谓“图”“书”,主要指“河图”与“洛书”,是当时宋人附会前人《易》注而发明出来的《易》图。这些《易》图又被后人互相附会、发明,愈演愈繁。自宋至清,绵延八百年之久,《易》图据说达到数千种之多,形成宋、元、明、清四代人讲《易》的一支新学派,被称之谓“‘图’‘书’之学”。
下面我们谈谈作为宋人讲《易》一大发明的“图”“书”原委及其内容。
“河图”、“洛书”之名,源出《系辞》“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一语。
先秦确有“河图”之说,如《尚书·顾命篇》有“大玉夷玉天球河图在东序”,孔子在《论语》中也说:“凤鸟不至,河不出图。”
但这“河图”到底是什么样子呢?当时却从来无人谈及。《系辞》虽说圣人作《易》则之“河图”、“洛书”,但历来讲《易》者,由西汉的施、孟、梁丘、京房、费直,到东汉的马融、荀爽、郑玄、虞翻、陆绩、及至魏晋进的王肃、王弼、姚信、王廙、张璠 、干宝等,皆无人讲解“河图”、“洛书”是何等情形。唐人陆德明、孔颖达、李鼎祚等,在注《周易》时对“河图”、“洛书”也没有言及。
汉人如刘歆、孔安国、扬雄、班固等,虽曾谈及,但在他们的书中也都是一言带过,且说法往往各有不同。另外,《竹书纪年》、《礼记》、《淮南子》、《易纬·乾凿度》、《论衡》、《白虎通义》等书中提到“河图”“洛书”,亦无非是泛泛之言。只有郑玄注《系辞》,称“河图”有九篇,“洛书”有六篇。若依郑注,则这“河图”“洛书”的内容,当有文字撰述,并非只是《易》图。何况郑玄此说,恐本之于纬书,纬书晚出,自然不可为据。
至宋太平兴国年间,据说由道士陈抟传“河图”、“洛书”、“先天图”等。这些奇妙复杂的图形不知陈抟得于何人,据黄宗羲《易学象数论》卷一介绍,陈抟传种放,种放传李溉,李溉传许坚,许坚传范谔昌,范谔昌传刘牧,刘牧据“河图”、“洛书”著《易数钩隐图》,其图才为一般读书人所知。“先天图”由陈抟种放,种放传穆修,穆修传李之才,李之才传邵雍,邵雍据此著《皇极图说》,皆附会《易》义以成其说,就这样,形成了对后人影响很大的“图”“书”之学。故“图”“书”之说,实由道家而来。
后来,朱熹撰《周易本义》,又将“河图”、“洛书”并“伏羲八卦次序”、“伏羲八卦方位”,“伏羲六十四卦次序”、“伏羲六十四卦方位”、“文王八卦次序”、“文王八卦方位”、“文王六十四卦卦变”共九图列于《周易本义》。因为这“图”“书”受到了朱熹的进一步肯定。故后人虽有知其非者,因碍于朱熹的权威地位,害怕“有干清议”,故无人点破,以至元、明以来,愈演愈繁,直至后人解《易》之作,必于卷首先列“河图”、“洛书”等图,似乎这“河图”、“洛书”等,成为《周易》的重要组成部分了!甚至有人说,当初《周易》是据“图”、“书”而出,而不是“图”、“书”据《易》而出了。
下面从诸图中,选取《周易本义》卷首的“河图”、“洛书”、“伏羲八卦方位”、“文王八卦方位”共四图于下:
如前所述,“河图”、“洛书”虽于《系辞》有载,但宋人这种由五十五个黑白圆圈组成的“河图”(其中黑圆圈三十个,白圆圈二十五个,以黑者为阴,白者为阳,“洛书”同)和四十五个黑白圆圈组成的“洛书”(其中白圆圈二十五个,黑圆圈二十个)则绝无证据证明它们就是《系辞》中所说“圣人则之”的河出之“图”、洛出之“书”。不但先秦无此图,两汉魏晋及唐人说《易》,亦无此图。
然考之“河图”、“洛书”中黑白圆圈的数目及其分布,恐怕也不是宋人闭门凭空臆造之作,而是附会前人《易》注而出。
宋人“河图”中五十五个黑白圆圈的分布,恐怕受启于《系辞》。《系辞》说:“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
同时,《汉书·律历志》说:“天以一生水,地以二生火,天以三生木,地以四生金,天以五生土,五胜相乘,以生小周。”
《易纬·乾坤凿度》说:“天本一而立,一为数源,地配生六,成天地之数,合而成性。天三地八,天七地二,天五地十,天九地四,运五行,先水次木生火,次土及金。木,仁;火,礼;土,信;水,智;金,义。又《万名经》曰:‘水土兼智信,木火兼仁惠,五事天性,训成人伦。’”我们在这不但能见到宋人“河图”所本,而且也知道了西汉人怎么以阴阳五行与仁、义、礼、智、信相匹配。据张惠言《周易郑氏注》卷下引郑玄注《系辞》说:“天一生水于北,地二生火于南,天三生木于东,地四生金于西,天五生土于中……地六成水于北,与天一并;天七成火于南,与地二并;地八成木于东,与天三并;天九成金于西,与地四并;地十成土于中,与天五并也。”虞翻亦有此说。
这些前人的注,特别是郑玄的注文,更使我们看清楚宋人“河图”所本。
而绘成“洛书”的四十五个黑白圆圈,有一个明显的特点:此图无论纵着横着及斜着数去,其黑白圆圈之合,皆为十五。而且,代表地数的黑圈全在四个角上。《周易本义·图说》总结该图的特点说:“‘洛书’盖取龟象,故其数载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
然案之《易纬·乾凿度》:“《易》一阴一阳合而为十五之谓道。阳变七之九,阴变八之六,亦合于十五。”“故太一取其数,以行九宫,四正四维,皆合于十五。”
郑玄注上面这段文字说,“太一者,北辰之神名也,居其所曰太一 …… 四正四维以八卦神所居,故亦名之曰宫……太一下行八卦之宫,每四乃还于中央。中央者,北神之所居,故因谓之九宫。天数大分以阳出,以阴入。阳起于子,阴起于午。是以太一下九宫,从坎宫始。坎中男,始亦言无适也。自此而从于坤宫,坤,母也。又自此而从震宫,震,长男也。又自此而巽宫,巽,长女也。所行者半矣。还息于中央之宫。既又自此而从乾宫,乾,父也。自此而从兑宫,兑,少女也。又自此从于艮宫,艮少男也。又自此从于离宫,离,中女也,行则周矣。上游息于太一天一之宫而反于紫宫,行从坎宫始,终于离宫,数自太一行之 ”。
清人胡渭按八卦方位,参照郑玄这段注文,在其《易图明辨》卷二列图如下:
巽四
离九
坤二
震三
中五
兑七
艮八
坎一
乾六
胡渭依郑玄注文而作成的此图,明白地向我们揭示出宋人“洛书”四十五个黑白圆圈的出处。所谓“洛书盖取龟象”,无非是“载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是袭《乾凿度》中郑玄这段注文而造出的。
但我们今天所见“河图”、“洛书”,乃朱熹从蔡元定之说,定于《周易本义》卷首的。它们与刘牧当初所传者相反:我们今天所见“河图”,正是刘牧的“洛书”;而现在的“洛书”,却是刘牧当初的“河图”。因为这“图”“书”系陈抟一人所传,故当时即有两说(详见《易学象数论》卷一《‘图’‘书’三》及《四库全书总目·经部二·‘易’类二》其《易数钩隐图》简介。
按朱熹的说法,这“河图”、“洛书”属于“天地自然之《易》”,此外尚有“伏羲之《易》”、“文王周公之《易》”、“孔子之《易》”(《周易本义·图说》)。这样就出现了“伏羲八卦方位”与“文王八卦方位”的不同。
“伏羲八卦方位图”,实据邵雍的“先天图”,所以又称“先天八卦方位”。其八卦位置为:乾南;坤北;离东;坎西;震东北;巽西南;艮西北;兑东南。
“文王八卦方位图”又称“后天八卦方位”,其八卦方位已见于《说卦》。
正如“河图”,“洛书”一样,宋之前,汉唐无明确言“先天方位”者,至宋,由道家出“先天图”,并被朱熹收入《周易本义》。后人有宗之者,有反对者,特别是清人,更为此事争论不休,莫衷一是。
若考之《说卦》及汉人《易》注,我们认为宋人的“先天方位”之说,似乎并不是无源之水。
案《说卦》:“离为火,为日…… 为乾卦。”
《系辞》中“阴阳之义配日月”一句,荀爽注曰:“乾舍于离,配日而居,坤舍于坎,配月而居。”注《文言》《坤》:“天玄而地黄。”又说:“天者,阳始于东北……地者阴始于西南。”所谓“阳始于东北”“阴始于西南”,显然是指“震”“巽”而言。荀氏此说,必有所本。《淮南子·诠言训》:“阳气起于东北,尽于西南,阴气起于西南,尽于东此,阴阳之始,皆调适相似。”可证早在西汉之初,即有此说。文中“调适”二字,更是耐人寻味,而此说正与“先天八卦”中“震”在东北,“巽”在西南的方位相符合。
荀氏注《彖》《乾》“大明始终,六位时成”一句,又说:“乾起于坎而终于离,坤起于离而终于坎,坎离者,乾坤之家,而阴阳之府。”(以上所引,皆据《周易集解》,下同)
《九家易》注《同人》卦亦曰:“乾舍于离,同而为日。”荀氏注曰:“乾舍于离,相与同居。”
汉人《易》注中“坎离者,乾坤之家而阴阳之府”、“乾舍于离,同而为日”、“乾舍于离,相与同居”等话,使我们想起《左传·闵公二年》鲁桓公占筮的一段记载:“又筮之,遇《大有》之《乾》,曰‘同复于父,敬如君所’。”
据《说卦》:乾为君为父。此卦中“离”变为“乾”,与君、父同象。如按“先天八卦方位”,乾为南。若按“后天八卦方位”,则离亦为南。据此,文中“同复于父”,是否寓有“乾舍于离,同而为日”、“乾舍于离,相与同居”的意思?
据上所考,笔者以为汉乃至春秋时代的演《易》者,可能存在着一种“乾起坎而终于离,坤起离而终于坎”的八卦运动变化说,所以说宋人“先天八卦”的方位,也不会是他们自己任意编造而出。
以上我们依据前人文献资料,初步探讨考察了宋人的“河图”、“洛书”及“先天八卦方位”。
重要的补充是:一九七七年春,在阜阳县双古堆发掘了西汉汝阴侯墓,在出土文物中,有一面“太乙九宫占盘”,《文物》一九七八年第八期《阜阳双古堆西汉汝阴侯墓发掘简报》说:“太 乙九宫占盘的正面,是按八卦和五行属行(水、火、木、金、土)排列的。九宫的名称和各宫节气的日数与《灵枢经·九宫八风篇》篇首图完全一致。小圆盘的刻划则与《河图洛书》完全符合。”由文中第十六而“3.太乙九宫占盘”的详细介绍看,小圆盘过圆心划四条等分线,四条等分线分别由“一君”对“九百姓”,“二”对“八”,“三相”对“七将”,“四”对“六” 。绕圆心刻“吏”“招”“摇”“也”四个字(连同圆心恰好为五,与“洛书”中间五个白圆圈的分布式样正同)。
由此看来,其图实与“洛书”完全相符(与“河图”并不符)。这就无可辩驳地证实了早在西汉之初,或者更早,就已有了与“洛书”相同的图形。宋人造“洛书”等,就是模拟前人“太乙 九宫占盘”之类的图式而出,也进一步说明了宋人“图”“书”,绝非臆造。清人胡谓之考,是多么确凿!
由宋人出“河图”、“洛书”、“先天八卦方位”等《易》图看,《周易》的研究,在宋朝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鼎盛时期。因此,它在当时的思想界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根据今人邱汉生考证,所有著名理学家,如程颐、陆象山、朱熹等,都为《周易》作过传注。由这点看,统治中国思想界达七百多年之久的宋、明理学,其源头之一,亦有宋人对《易》理的阐述与发挥。
邱先生认为理学的一些范畴,如“道”,“无极”,“太极”,“阴阳”,“五行”,“动静”,“性命”,“善恶”,“德”,“仁、义、礼、智、信”,“主静”,“鬼神”,“死生”,“无思”,“无为”,“无欲”,“中”,“顺”等等,有的就出自宋人对《周易》的传注,特别是对《周易》一书所谓“十翼”的传注。
另外,有人认为理学中有“象数学”一派,更可说明理学与《周易》的关系。
细案理学,以“理”讲《易》,是其突出特点。
为了说明这一点,下面以程颐《易传》为例,来看看理学家是怎么以“理”讲《易》的。
程颐,字正叔,洛阳人,学者称伊川先生。早年曾受《易》于周敦颐,晚年著成《易传》一书。
正如王弼把注《周易》当成阐发自己玄学思想的工具一样,程颐也以此作为发挥自己理学思想的工具。
在程氏《易传》中,《周易》的“象”出自“理”,“理”能“遍理天地之道”。
如他注《乾》卦初九爻:“潜龙勿用”说:“理,无形也,故假象以显义。”注《系辞》“天尊地卑,乾坤定矣”一句,说:“事有理,物有形也 有理而后有象,成位乎中也。”
接下去注“《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说:“‘弥’,遍也。‘纶’,理也 ‘弥纶’,遍理也。”
在这里,程颐解“弥纶”为“遍理”,此说显然取自汉人京房。《释文》载京氏注此曰:“弥,遍。纶,知也。”程颐在此偷梁换柱,将西汉人的“知”,改作了他的“理”,并接下去发挥道:“遍理天地之道……故能知幽明之故。在理为幽,成象为明。知幽明之故,知理与物之所以然也。“
在程氏《易传》中,“理”不但是《周易》象数、阴阳的根源,也是天地万物的根源。他注《系辞》“生生之谓《易》”说:“老子亦言‘三生万物’,此是‘生生之谓《易》’。理自然如此,维天之命,于穆不已,自是理。”
在程颐看来,甚至《周易》作为一部筮书而能占筮,究其原因,也无非是一个“理”字在起作用。他注《系辞》之“是以君子将有为也,将有行也,问焉而以言,其受命也如响,无有远近幽深,遂知来物。非天下之至精,其孰能于此”说:“卜筮之能应,祭祝之能享,亦只是一理,蓍龟虽无情,然所以为卦,而卦有吉凶,莫非有此理。以其有是理也,故以是问焉其应如响,若以私心,及错卦象而问之,便不应,盖没此理。今日之理,与前日已定之理,只是一个理,故应也。不容祭祀之享,亦同鬼神之理。在彼我以此理问之,故享也。不容有二、三,只是一理也。”
同时,这个作为天地万物本原和《周易》取象占筮之本的“理”,又是世间永恒而不可变动的最高法则。他注《系辞》“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一句,说:“天理具备,元无少欠,不为尧存,不为桀亡。父子君臣,常理不易,何曾动来,感非自外也……感则只是自内感 此只言人分上事。”
正因为这个“理”是不可变动的最高法则,因此,在程氏《易传》中有时又把循理,说成是天命。如他注《萃》卦卦辞“用大牲吉,利有攸往”一句,说:“盖《随》时之宜,顺理而行,故《彖》云‘顺天命也’。”
同时,这个“理”,“近取诸身,百理具备”(《系辞》“近取诸身”注),又能在运用中不断增长:“谓固有此理,而就上充长之。”(《系辞》“益,长裕而不设”注)程颐把这个“理”塞进他的《易传》之后,也确实做到了“而就上充长之”,不断发挥这个具有精神性本体意义的“理”,作为解说《周易》论据的出发点,使一部《易传》在某种程度上,成为程颐的理学著作。而说到底,《易传》中的这个“理”,恐怕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对孔颖达“《易》理备包有无”之说的发挥。
尽管如此,《易传》作为一部注《易》之书,以汉人的“承”、“乘”、“比”、“应”、“据”诸说,对一些卦象进行了解释,并针对前人“卦变”之说,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如他解《彖》《贲》“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一句,说:“《贲》之象,取山下有火,又取卦变‘柔来文刚’‘刚上文柔’。凡卦有以二体之义及二象而成者:如《屯》取‘动乎险中’与‘云雷’;《讼》取‘上刚下险’与‘天水违行’是也。有取一爻者,成卦之由也:‘柔得位而上下应之’曰《小畜》,‘柔得尊位大中而上下应之’曰《大有》是也。有取二体又取消长之义者:‘雷在地中’,《复》。‘山附于地’,《剥》是也。有取二象兼取二爻交变为义者:风雷《益》,兼取‘损上益下’;‘山下有泽’,《损》,兼取‘损下益上’是也。有既以二象成卦,复取爻之义者:《夬》之‘刚决柔’,《姤》之‘柔遇刚’是也。有以用成卦者:‘巽乎水而上水’,《井》;‘木上有火’,《鼎》是也。《鼎》又以卦形为象。有以形为象者:‘山下有雷’,《颐》。‘颐中有物曰《噬嗑》’是也,此成卦之义也。”
程颐对于每卦卦体的组成,提出了如上看法,其中有些地方,颇具新见。但在批评前人时,又多有失于武断者。如他接着说:“卦之变,皆自乾坤,先儒不达,故谓《贲》本是《泰》卦 乾坤变为六子,八卦重为六十四,皆由乾坤之变也。”
这里,程颐提出的“乾坤变为六子”说,实有商榷之余地。因为《系辞》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看来,《系辞》作者认为包括乾坤经卦在内的“八卦”,是由“四象”而出,而不是像程颐说的那样,先出乾坤,再由乾坤“变为”六子。同时,他在论述问题时,时有不经考察就妄下断语者,如他说《彖》中“凡以柔居五者,皆云‘柔进而上行’”(同上)。恐怕《彖》中并未像他说的那样“皆云”过,像这种“以柔居五”而实际上并未云“柔进而上行”的例子,在《彖》中时时可见,此处即不一一列举了。
总起来看,《易传》这部书尽管写了十几万字,而且对后人影响很大,然而这只能是作为一部理学著作,其于《周易》本身的研究,价值远不如朱熹的《周易本义》。
宋人对《易》学研究贡献较大的是朱熹。朱熹,字元晦,又字仲晦,亦称晦庵。他最主要的《易》学著作为《周易本义》一书(以下简称《本义》)。
《本义》与《易传》的根本不同,在于朱熹在注《易》中,虽也谈“理”说“气”,但宋人王应麟以为他们的不同,在于“程子言《易》,谓得其义,则象数在其中。朱子(《答郑子上问》)以为先见象数,方得说理,不然,事无实证,则虚理易差”(《困学纪闻·卷一《易》类》)。
《本义》作为一部注《易》之书,其可贵处也正在于此。
如注《系辞》“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一句,朱熹针对程颐所谓“天进俱备……感只是自内感”,“此只言人分上事”的说法,明确表示:“‘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与‘穷理尽性以至于命’本是说《易》,不是说人”,表现了一个注者的老实态度。
在《周易》经文训释上,《本义》多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如注《乾》卦卦辞“元亨利贞”四字,《集解》引汉人《子夏传》曰:“元,始也。亨,通也。利,和也。贞,正也。”《本义》却解作“元,大也。亨,通也。利,宜也,贞,正而固也”。在这里,《本义》解“元”为“大”;“贞”为“正而固”,似与先儒不同,但在解《彖》《乾》“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一句时,《本义》又说:“‘大哉’,叹辞,‘元’大也,始也。‘乾元’,天德之大始。”朱熹又给了“元”以“大”与“始”两重意思。接下来解“大明终始,六位时成”一句时,《本义》又说:“始即‘元’也。终,谓‘贞’也。”在此则解“元”为“始”,解“贞”为“终”了。
由于古时字少,一字往往多义。因此,朱熹在训释经文字义时,往往不拘泥一解。尽管他解“元亨利贞”之“元”为“大”,未必正确,但《本义》根据古人一字多义,不强求一解,我们认为在这点上还是可取的。
再如注《彖》《震》“出可以守宗庙社稷”一句,《本义》曰“或云‘出’即‘ ’字之误,注《节》卦六三爻“不节若,则嗟若,无咎”,《本义》说:“此‘无咎’与诸爻异,言无所归咎也。”注《象》《中孚》“泽上有风,中孚,君子以议狱缓死”,《本义》说:“风感水受,中孚之象。‘议狱缓死’,中孚之义。”像这种颇具新见的例子,在《本义》中很多,此处即不一一列举了。
《本义》在注经中虽有自己的独见,但亦吸收前人之长,如注《丰》卦九三爻“丰其沛”一句,《本义》说:“沛,一作旆,谓幡幔也。”此即取王弼之说。再如《象》《升》“地中生木,升,群子以顺德,积小以高大”一句,《本义》注曰:“王肃本‘顺’作‘慎’,今按他书,引此亦多作‘慎’,意尤明白。盖古字通用也。”这中兼取古人之长的例子,在《本义》在时时可见。
特别应该指出的是:《本义》在注释《周易》的过程中,对六十四卦卦爻之辞,不明白的就说不明白,对《彖》《象》《系辞》等,有疑问的就提出自己的疑问,如注《明夷》卦六四爻“入于左腹,获明夷之心,于出门庭”,《本义》曰:“此爻之义未详。”而不像程颐那样“人之手足皆以右为用 ……是左者,隐僻之所也”(《易传·明夷卦》注),作出此等牵强附会的解释。注《震》卦六二爻“震来厉,亿丧贝,跻于九陵。勿逐,七日行”,《本义》说:“‘亿’字未详。”并说:“‘九陵’‘七日’之象,则未详耳。”注《困》卦九四爻“来徐徐,困于金车,吝,有终”,《本义》说:“金车为九二,象未详。疑坎有轮象也。”注《小过》卦九四爻“无咎,弗过遇之”一句“未详孰是,当阙以俟知者”,注其《象》时,也说:“爻义未明,此亦当阙。”注《彖》《贲》之“贲亨”一句,《本义》曰:“‘亨’字疑衍。”注《彖》《渐》“渐之进也,女归吉也”一句,曰:“‘之’字疑衍或是‘渐’字。”注《象》《渐》“山上有木,君子以居贤德善俗”说:“二者皆当以‘渐’而进,疑‘贤’字衍。或‘善’下有脱字。”注《未济》卦初爻之《象》“濡其尾,亦不知极也”,《本义》曰:“‘极’字未详。考上下韵亦不叶,恐是‘敬’字,今且阙之。”
在注释《周易》时,《本义》这种“多闻阙疑,慎言其余”的求实态度,也是极为宝贵的。
同时,朱熹深知:《周易》原是一部古代筮书。因此,为了使自己的《本义》解能到恢复《周易》本义的作用,他除了在《本义》中讲了“明筮”外,又撰“筮仪”一篇,并在注释《周易》经文时,特别予以说明,想以此来正《周易》之本义。
如《本义》注《乾》卦辞“元亨利贞”四字,说:“此圣人所以作《易》,教人卜筮,而可以开物成务之精意,余卦仿此。”注《乾》卦初九爻“潜龙勿用”,《本义》曰:“凡遇《乾》而此爻变者,当观此象玩其占也。”注《乾》卦九五爻“飞龙在天,利见大人”时,《本义》曰:“占法与九二同。”注九三爻“君子终日乾乾”一句,说:“君子指占者而言。”在注其余各卦时,《本义》也多用“其象占如此”,“戒占者当如是”,“戒占者不可如是”等等,以此指示读者。
朱熹虽想以此申明《周易》的本义,但案之《汉书·艺文志》卷首《易》类其所载“凡《易》十三家,二百九十四篇”中,看来并不包括筮法,其占筮之法另载于后面的“蓍龟类”中,计有:“《周易》三十八卷”,“《周易明堂》二十六卷”,“《周易随曲射匿》五十卷”,“《大筮衍易》二十八卷”及“《易卦八具》”等占筮之书。可证汉人是把训释《易》义与廛解占筮区分开的,恐怕并不混同在一本书上。这也是王弼及汉人《易》著作中,为什么并不专讲“筮仪”及“筮法”的原因所在。
朱熹相信“图”、“书”之说,并在《本义》列了“河图”、“洛书”等九副《易》图,因而对“图”、“书”的传播,起了重要作用。这是朱熹之失,前面已有详述。
我们认为:以图象的形式解释《周易》,并非宋人首创,前人早已有之,如《隋书·经籍志》中已记载着“梁有《周易乾坤三象》《周易新图》各一卷,又《周易普玄图》八卷”《唐书·艺文志》有“《大衍玄图》一卷”等,在宋人《易》图中,如载于《本义》的“文王六十四卦卦变图”,以图象的形式对《周易》六十四卦的生成变化作出解答。该卦变图尽管有些不确之处,但无疑是对前人《易》说的整理与发挥,因而对于后人揭示《周易》六十四卦的生成及变化,有着一定的启发意义,因此,这种《易》图在《周易》的研究上,能起到一定积极作用。但宋人的另一些《易》图,如所谓“河图”、“洛书”等,其图除了增加《周易》的神秘色彩外,对阐释《周易》原旨,并无积极作用,且易于被后人附会发挥,使其更加玄妙怪诞。
而列于《本义》卷首的“伏羲八卦次序”、“伏羲六十四卦次序”两图,则反映了宋人对《周易》经传的错误理解。
现仅举“伏羲八卦次序”图如下:
八
七
六
五
四
三
二
一
坤
艮
坎
巽
震
离
兑
乾
八卦
太阴
少阳
少阳
太阳
四象
阴
阳
两仪
此图系朱熹接受邵雍之说而立。
若按此图,则太极生两仪(阴、阳),两仪生四象(少阴、少阳、太阴、太阳),再由此四象生八经卦。并按邵雍这种成倍增加的办法,在“伏羲六十四卦次序”图中,则于八卦之后再生十六卦,十六卦生三十二卦,由三十二卦生出六十四卦。
这种由八卦生十六卦,十六卦再生三十二卦,三十二卦而生六十四卦之说,纯系邵雍臆造而出,于《周易》经传毫无根据。况且,八卦若经“太极”“两仪”“四象”这样三级才能生成,不知这八卦生成之前,作为“两仪”(阴、阳)和“四象”(太阴、太阳、少阴、少阳)又何以能够成立?
清初黄宗羲针对邵雍、朱熹的这种错误认识,在他的《易学象数论》卷一《先天图》中批判了“伏羲八卦次序”及“伏羲六十四卦次序”两图的谬误,他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所谓一阴阳者是也。其一阳也,已括一百九十二爻之奇。其一阴也,已括一百九十二爻之耦;以三百八十四爻为两仪,非以两画为两仪也。”“两仪生四象,所谓老阳、老阴、少阳、少阴是也。乾为老阳,坤为老阴。震、坎、艮为少阳,巽、离、兑为少阴。三奇者,老阳之象;三耦者,老阴之象;八卦,即四象也。故曰‘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八卦以象告’此质之经文而无疑也。”
黄宗羲此说,可谓至确!以朱熹之博学严谨,竟有此误,实为憾事。
朱熹在讨论筮法时,否定前人的“过揲”说,另立“挂扐”说,我们已经知道,尽管“挂”“过揲”求得的结果一样,但“挂 ”说却不合《系辞》之旨。关于这点,本文在前面讨论占筮时,已经专门述及。
朱熹在经文训释上,亦时有以“理”“气”说《周易》者。
总之,《本义》作为一部有影响的《易》注来说,尽管有这些失误与不足,但总起来看,仍不愧是一部有价值的《易》学著作。
此外,宋人《易》著中较有价值的还有张载《易说》;陈 《了翁易说》;朱震《汉上易传》;郑刚中《周易窥余》;杨万里《诚斋易传》;吕祖谦《古易音训》;魏了翁《周易要义》;赵汝楳《周易辑闻》;俞琬《周易集说》及《读易举要》等等,皆对《周易》有独到见解。如张载《易说·下》对《系辞》中“弥纶天地之道”的解释,与程颐截然不同,他说:“此语必夫子所造,弥者,弥缝补缀之义。纶者,往来经营之义……此则归于人事。”“圣人与人撰出一法律之书,使人知所向避,《易》之义也。”在这里,他提出了《易》义在于“与人撰出一法律之书”的说法,反映了他以《易》言人事的思想。张载也不同意孔颖达说《易》即看不见,摸不着的“浑沌”的说法,他说:“作《易》示人,犹天垂象,见吉凶。”“天地变化,圣人作《易》以著效之,故曰‘圣人效之’。”(《易说·下》《系辞》注)他在注“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时,针对韩康伯称“‘幽’‘明’者,有形无形之象”及孔颖达疏语中“无形之幽,有形之明”的说法,张载批判道:“天文地理,皆因明而知之,非明则皆幽也。此所以知幽明之故。万物相见乎离,非离不相见也。见者由明,而不见,非无物也。乃是天之至处。彼异学则皆归之空虚。盖徒知乎明而已,不察夫幽,所见一边耳。(同前)”
张载称韩、孔之说为“异学”,针对韩康伯、孔颖达《易》注中的“有必始于‘无’”“有从‘无’出”,张载接着说:“气聚,则离明得施而有形,气不聚,则离明不得施而无形。方聚也,安得不谓之有。方其散也,安得遽谓之无。故圣人仰观俯察,但云知幽明之故,不云知有无之故。”
面对当时影响很大的韩、孔之说,张载提出了自己“天惟运动一气,鼓万物而生,无心以恤物”的观点(《易说·下》《系辞》注),认为气是构成万物的共同物质实体,这在宋人中是极为难能可贵的。
再如杨万里《诚斋易传》,多引史事以解《周易》。其实,《周易》本是为人而写,其中很多卦爻辞,如《乾》卦九三爻:“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坤》卦六四爻:“括囊无咎无誉。”;《需》卦上六爻:“入于穴,有不速之客三人来,敬之终吉。”;《谦》卦初六爻:“谦谦君子,用涉大川吉。”等等,都是谈的为人处世之道。而当时的人偏偏借以谈“理”谈“心”谈“天道”,歪曲了《周易》本旨,杨万里在自己的书中,重点正之以人事,这在当时也是极可贵的。
宋人《易》著极为丰富,限于篇幅,仅介绍如上几人,难免挂一漏万,然或可借此以窥宋《易》之一斑。
综观宋《易》,作为其突出特点,并对后人造成深远影响的是“图”“书”之说。故我们在此重点对其进行了探讨,总之,我们以为这些图,或发挥前人文献资料而作,或模拟古人之图而出,有的甚至是出于对《周易》经传的错误理解而作。只有个别《易》图,才对探求《易》旨有一定意义。
因此,“图”“书”之说,对于阐释《周易》原旨,实无重大价值。
历代《易》学研究概论
第一辑 第二辑 第三辑 第四辑 第五辑 第六辑
及至宋代,《周易》研究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兴旺时期。
宋人治《易》,著作丰富,尤注意“图”“书”之发明。
所谓“图”“书”,主要指“河图”与“洛书”,是当时宋人附会前人《易》注而发明出来的《易》图。这些《易》图又被后人互相附会、发明,愈演愈繁。自宋至清,绵延八百年之久,《易》图据说达到数千种之多,形成宋、元、明、清四代人讲《易》的一支新学派,被称之谓“‘图’‘书’之学”。
下面我们谈谈作为宋人讲《易》一大发明的“图”“书”原委及其内容。
“河图”、“洛书”之名,源出《系辞》“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一语。
先秦确有“河图”之说,如《尚书·顾命篇》有“大玉夷玉天球河图在东序”,孔子在《论语》中也说:“凤鸟不至,河不出图。”
但这“河图”到底是什么样子呢?当时却从来无人谈及。《系辞》虽说圣人作《易》则之“河图”、“洛书”,但历来讲《易》者,由西汉的施、孟、梁丘、京房、费直,到东汉的马融、荀爽、郑玄、虞翻、陆绩、及至魏晋进的王肃、王弼、姚信、王廙、张璠 、干宝等,皆无人讲解“河图”、“洛书”是何等情形。唐人陆德明、孔颖达、李鼎祚等,在注《周易》时对“河图”、“洛书”也没有言及。
汉人如刘歆、孔安国、扬雄、班固等,虽曾谈及,但在他们的书中也都是一言带过,且说法往往各有不同。另外,《竹书纪年》、《礼记》、《淮南子》、《易纬·乾凿度》、《论衡》、《白虎通义》等书中提到“河图”“洛书”,亦无非是泛泛之言。只有郑玄注《系辞》,称“河图”有九篇,“洛书”有六篇。若依郑注,则这“河图”“洛书”的内容,当有文字撰述,并非只是《易》图。何况郑玄此说,恐本之于纬书,纬书晚出,自然不可为据。
至宋太平兴国年间,据说由道士陈抟传“河图”、“洛书”、“先天图”等。这些奇妙复杂的图形不知陈抟得于何人,据黄宗羲《易学象数论》卷一介绍,陈抟传种放,种放传李溉,李溉传许坚,许坚传范谔昌,范谔昌传刘牧,刘牧据“河图”、“洛书”著《易数钩隐图》,其图才为一般读书人所知。“先天图”由陈抟种放,种放传穆修,穆修传李之才,李之才传邵雍,邵雍据此著《皇极图说》,皆附会《易》义以成其说,就这样,形成了对后人影响很大的“图”“书”之学。故“图”“书”之说,实由道家而来。
后来,朱熹撰《周易本义》,又将“河图”、“洛书”并“伏羲八卦次序”、“伏羲八卦方位”,“伏羲六十四卦次序”、“伏羲六十四卦方位”、“文王八卦次序”、“文王八卦方位”、“文王六十四卦卦变”共九图列于《周易本义》。因为这“图”“书”受到了朱熹的进一步肯定。故后人虽有知其非者,因碍于朱熹的权威地位,害怕“有干清议”,故无人点破,以至元、明以来,愈演愈繁,直至后人解《易》之作,必于卷首先列“河图”、“洛书”等图,似乎这“河图”、“洛书”等,成为《周易》的重要组成部分了!甚至有人说,当初《周易》是据“图”、“书”而出,而不是“图”、“书”据《易》而出了。
下面从诸图中,选取《周易本义》卷首的“河图”、“洛书”、“伏羲八卦方位”、“文王八卦方位”共四图于下:
如前所述,“河图”、“洛书”虽于《系辞》有载,但宋人这种由五十五个黑白圆圈组成的“河图”(其中黑圆圈三十个,白圆圈二十五个,以黑者为阴,白者为阳,“洛书”同)和四十五个黑白圆圈组成的“洛书”(其中白圆圈二十五个,黑圆圈二十个)则绝无证据证明它们就是《系辞》中所说“圣人则之”的河出之“图”、洛出之“书”。不但先秦无此图,两汉魏晋及唐人说《易》,亦无此图。
然考之“河图”、“洛书”中黑白圆圈的数目及其分布,恐怕也不是宋人闭门凭空臆造之作,而是附会前人《易》注而出。
宋人“河图”中五十五个黑白圆圈的分布,恐怕受启于《系辞》。《系辞》说:“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
同时,《汉书·律历志》说:“天以一生水,地以二生火,天以三生木,地以四生金,天以五生土,五胜相乘,以生小周。”
《易纬·乾坤凿度》说:“天本一而立,一为数源,地配生六,成天地之数,合而成性。天三地八,天七地二,天五地十,天九地四,运五行,先水次木生火,次土及金。木,仁;火,礼;土,信;水,智;金,义。又《万名经》曰:‘水土兼智信,木火兼仁惠,五事天性,训成人伦。’”我们在这不但能见到宋人“河图”所本,而且也知道了西汉人怎么以阴阳五行与仁、义、礼、智、信相匹配。据张惠言《周易郑氏注》卷下引郑玄注《系辞》说:“天一生水于北,地二生火于南,天三生木于东,地四生金于西,天五生土于中……地六成水于北,与天一并;天七成火于南,与地二并;地八成木于东,与天三并;天九成金于西,与地四并;地十成土于中,与天五并也。”虞翻亦有此说。
这些前人的注,特别是郑玄的注文,更使我们看清楚宋人“河图”所本。
而绘成“洛书”的四十五个黑白圆圈,有一个明显的特点:此图无论纵着横着及斜着数去,其黑白圆圈之合,皆为十五。而且,代表地数的黑圈全在四个角上。《周易本义·图说》总结该图的特点说:“‘洛书’盖取龟象,故其数载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
然案之《易纬·乾凿度》:“《易》一阴一阳合而为十五之谓道。阳变七之九,阴变八之六,亦合于十五。”“故太一取其数,以行九宫,四正四维,皆合于十五。”
郑玄注上面这段文字说,“太一者,北辰之神名也,居其所曰太一 …… 四正四维以八卦神所居,故亦名之曰宫……太一下行八卦之宫,每四乃还于中央。中央者,北神之所居,故因谓之九宫。天数大分以阳出,以阴入。阳起于子,阴起于午。是以太一下九宫,从坎宫始。坎中男,始亦言无适也。自此而从于坤宫,坤,母也。又自此而从震宫,震,长男也。又自此而巽宫,巽,长女也。所行者半矣。还息于中央之宫。既又自此而从乾宫,乾,父也。自此而从兑宫,兑,少女也。又自此从于艮宫,艮少男也。又自此从于离宫,离,中女也,行则周矣。上游息于太一天一之宫而反于紫宫,行从坎宫始,终于离宫,数自太一行之 ”。
清人胡渭按八卦方位,参照郑玄这段注文,在其《易图明辨》卷二列图如下:
巽四
离九
坤二
震三
中五
兑七
艮八
坎一
乾六
胡渭依郑玄注文而作成的此图,明白地向我们揭示出宋人“洛书”四十五个黑白圆圈的出处。所谓“洛书盖取龟象”,无非是“载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是袭《乾凿度》中郑玄这段注文而造出的。
但我们今天所见“河图”、“洛书”,乃朱熹从蔡元定之说,定于《周易本义》卷首的。它们与刘牧当初所传者相反:我们今天所见“河图”,正是刘牧的“洛书”;而现在的“洛书”,却是刘牧当初的“河图”。因为这“图”“书”系陈抟一人所传,故当时即有两说(详见《易学象数论》卷一《‘图’‘书’三》及《四库全书总目·经部二·‘易’类二》其《易数钩隐图》简介。
按朱熹的说法,这“河图”、“洛书”属于“天地自然之《易》”,此外尚有“伏羲之《易》”、“文王周公之《易》”、“孔子之《易》”(《周易本义·图说》)。这样就出现了“伏羲八卦方位”与“文王八卦方位”的不同。
“伏羲八卦方位图”,实据邵雍的“先天图”,所以又称“先天八卦方位”。其八卦位置为:乾南;坤北;离东;坎西;震东北;巽西南;艮西北;兑东南。
“文王八卦方位图”又称“后天八卦方位”,其八卦方位已见于《说卦》。
正如“河图”,“洛书”一样,宋之前,汉唐无明确言“先天方位”者,至宋,由道家出“先天图”,并被朱熹收入《周易本义》。后人有宗之者,有反对者,特别是清人,更为此事争论不休,莫衷一是。
若考之《说卦》及汉人《易》注,我们认为宋人的“先天方位”之说,似乎并不是无源之水。
案《说卦》:“离为火,为日…… 为乾卦。”
《系辞》中“阴阳之义配日月”一句,荀爽注曰:“乾舍于离,配日而居,坤舍于坎,配月而居。”注《文言》《坤》:“天玄而地黄。”又说:“天者,阳始于东北……地者阴始于西南。”所谓“阳始于东北”“阴始于西南”,显然是指“震”“巽”而言。荀氏此说,必有所本。《淮南子·诠言训》:“阳气起于东北,尽于西南,阴气起于西南,尽于东此,阴阳之始,皆调适相似。”可证早在西汉之初,即有此说。文中“调适”二字,更是耐人寻味,而此说正与“先天八卦”中“震”在东北,“巽”在西南的方位相符合。
荀氏注《彖》《乾》“大明始终,六位时成”一句,又说:“乾起于坎而终于离,坤起于离而终于坎,坎离者,乾坤之家,而阴阳之府。”(以上所引,皆据《周易集解》,下同)
《九家易》注《同人》卦亦曰:“乾舍于离,同而为日。”荀氏注曰:“乾舍于离,相与同居。”
汉人《易》注中“坎离者,乾坤之家而阴阳之府”、“乾舍于离,同而为日”、“乾舍于离,相与同居”等话,使我们想起《左传·闵公二年》鲁桓公占筮的一段记载:“又筮之,遇《大有》之《乾》,曰‘同复于父,敬如君所’。”
据《说卦》:乾为君为父。此卦中“离”变为“乾”,与君、父同象。如按“先天八卦方位”,乾为南。若按“后天八卦方位”,则离亦为南。据此,文中“同复于父”,是否寓有“乾舍于离,同而为日”、“乾舍于离,相与同居”的意思?
据上所考,笔者以为汉乃至春秋时代的演《易》者,可能存在着一种“乾起坎而终于离,坤起离而终于坎”的八卦运动变化说,所以说宋人“先天八卦”的方位,也不会是他们自己任意编造而出。
以上我们依据前人文献资料,初步探讨考察了宋人的“河图”、“洛书”及“先天八卦方位”。
重要的补充是:一九七七年春,在阜阳县双古堆发掘了西汉汝阴侯墓,在出土文物中,有一面“太乙九宫占盘”,《文物》一九七八年第八期《阜阳双古堆西汉汝阴侯墓发掘简报》说:“太 乙九宫占盘的正面,是按八卦和五行属行(水、火、木、金、土)排列的。九宫的名称和各宫节气的日数与《灵枢经·九宫八风篇》篇首图完全一致。小圆盘的刻划则与《河图洛书》完全符合。”由文中第十六而“3.太乙九宫占盘”的详细介绍看,小圆盘过圆心划四条等分线,四条等分线分别由“一君”对“九百姓”,“二”对“八”,“三相”对“七将”,“四”对“六” 。绕圆心刻“吏”“招”“摇”“也”四个字(连同圆心恰好为五,与“洛书”中间五个白圆圈的分布式样正同)。
由此看来,其图实与“洛书”完全相符(与“河图”并不符)。这就无可辩驳地证实了早在西汉之初,或者更早,就已有了与“洛书”相同的图形。宋人造“洛书”等,就是模拟前人“太乙 九宫占盘”之类的图式而出,也进一步说明了宋人“图”“书”,绝非臆造。清人胡谓之考,是多么确凿!
由宋人出“河图”、“洛书”、“先天八卦方位”等《易》图看,《周易》的研究,在宋朝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鼎盛时期。因此,它在当时的思想界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根据今人邱汉生考证,所有著名理学家,如程颐、陆象山、朱熹等,都为《周易》作过传注。由这点看,统治中国思想界达七百多年之久的宋、明理学,其源头之一,亦有宋人对《易》理的阐述与发挥。
邱先生认为理学的一些范畴,如“道”,“无极”,“太极”,“阴阳”,“五行”,“动静”,“性命”,“善恶”,“德”,“仁、义、礼、智、信”,“主静”,“鬼神”,“死生”,“无思”,“无为”,“无欲”,“中”,“顺”等等,有的就出自宋人对《周易》的传注,特别是对《周易》一书所谓“十翼”的传注。
另外,有人认为理学中有“象数学”一派,更可说明理学与《周易》的关系。
细案理学,以“理”讲《易》,是其突出特点。
为了说明这一点,下面以程颐《易传》为例,来看看理学家是怎么以“理”讲《易》的。
程颐,字正叔,洛阳人,学者称伊川先生。早年曾受《易》于周敦颐,晚年著成《易传》一书。
正如王弼把注《周易》当成阐发自己玄学思想的工具一样,程颐也以此作为发挥自己理学思想的工具。
在程氏《易传》中,《周易》的“象”出自“理”,“理”能“遍理天地之道”。
如他注《乾》卦初九爻:“潜龙勿用”说:“理,无形也,故假象以显义。”注《系辞》“天尊地卑,乾坤定矣”一句,说:“事有理,物有形也 有理而后有象,成位乎中也。”
接下去注“《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说:“‘弥’,遍也。‘纶’,理也 ‘弥纶’,遍理也。”
在这里,程颐解“弥纶”为“遍理”,此说显然取自汉人京房。《释文》载京氏注此曰:“弥,遍。纶,知也。”程颐在此偷梁换柱,将西汉人的“知”,改作了他的“理”,并接下去发挥道:“遍理天地之道……故能知幽明之故。在理为幽,成象为明。知幽明之故,知理与物之所以然也。“
在程氏《易传》中,“理”不但是《周易》象数、阴阳的根源,也是天地万物的根源。他注《系辞》“生生之谓《易》”说:“老子亦言‘三生万物’,此是‘生生之谓《易》’。理自然如此,维天之命,于穆不已,自是理。”
在程颐看来,甚至《周易》作为一部筮书而能占筮,究其原因,也无非是一个“理”字在起作用。他注《系辞》之“是以君子将有为也,将有行也,问焉而以言,其受命也如响,无有远近幽深,遂知来物。非天下之至精,其孰能于此”说:“卜筮之能应,祭祝之能享,亦只是一理,蓍龟虽无情,然所以为卦,而卦有吉凶,莫非有此理。以其有是理也,故以是问焉其应如响,若以私心,及错卦象而问之,便不应,盖没此理。今日之理,与前日已定之理,只是一个理,故应也。不容祭祀之享,亦同鬼神之理。在彼我以此理问之,故享也。不容有二、三,只是一理也。”
同时,这个作为天地万物本原和《周易》取象占筮之本的“理”,又是世间永恒而不可变动的最高法则。他注《系辞》“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一句,说:“天理具备,元无少欠,不为尧存,不为桀亡。父子君臣,常理不易,何曾动来,感非自外也……感则只是自内感 此只言人分上事。”
正因为这个“理”是不可变动的最高法则,因此,在程氏《易传》中有时又把循理,说成是天命。如他注《萃》卦卦辞“用大牲吉,利有攸往”一句,说:“盖《随》时之宜,顺理而行,故《彖》云‘顺天命也’。”
同时,这个“理”,“近取诸身,百理具备”(《系辞》“近取诸身”注),又能在运用中不断增长:“谓固有此理,而就上充长之。”(《系辞》“益,长裕而不设”注)程颐把这个“理”塞进他的《易传》之后,也确实做到了“而就上充长之”,不断发挥这个具有精神性本体意义的“理”,作为解说《周易》论据的出发点,使一部《易传》在某种程度上,成为程颐的理学著作。而说到底,《易传》中的这个“理”,恐怕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对孔颖达“《易》理备包有无”之说的发挥。
尽管如此,《易传》作为一部注《易》之书,以汉人的“承”、“乘”、“比”、“应”、“据”诸说,对一些卦象进行了解释,并针对前人“卦变”之说,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如他解《彖》《贲》“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一句,说:“《贲》之象,取山下有火,又取卦变‘柔来文刚’‘刚上文柔’。凡卦有以二体之义及二象而成者:如《屯》取‘动乎险中’与‘云雷’;《讼》取‘上刚下险’与‘天水违行’是也。有取一爻者,成卦之由也:‘柔得位而上下应之’曰《小畜》,‘柔得尊位大中而上下应之’曰《大有》是也。有取二体又取消长之义者:‘雷在地中’,《复》。‘山附于地’,《剥》是也。有取二象兼取二爻交变为义者:风雷《益》,兼取‘损上益下’;‘山下有泽’,《损》,兼取‘损下益上’是也。有既以二象成卦,复取爻之义者:《夬》之‘刚决柔’,《姤》之‘柔遇刚’是也。有以用成卦者:‘巽乎水而上水’,《井》;‘木上有火’,《鼎》是也。《鼎》又以卦形为象。有以形为象者:‘山下有雷’,《颐》。‘颐中有物曰《噬嗑》’是也,此成卦之义也。”
程颐对于每卦卦体的组成,提出了如上看法,其中有些地方,颇具新见。但在批评前人时,又多有失于武断者。如他接着说:“卦之变,皆自乾坤,先儒不达,故谓《贲》本是《泰》卦 乾坤变为六子,八卦重为六十四,皆由乾坤之变也。”
这里,程颐提出的“乾坤变为六子”说,实有商榷之余地。因为《系辞》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看来,《系辞》作者认为包括乾坤经卦在内的“八卦”,是由“四象”而出,而不是像程颐说的那样,先出乾坤,再由乾坤“变为”六子。同时,他在论述问题时,时有不经考察就妄下断语者,如他说《彖》中“凡以柔居五者,皆云‘柔进而上行’”(同上)。恐怕《彖》中并未像他说的那样“皆云”过,像这种“以柔居五”而实际上并未云“柔进而上行”的例子,在《彖》中时时可见,此处即不一一列举了。
总起来看,《易传》这部书尽管写了十几万字,而且对后人影响很大,然而这只能是作为一部理学著作,其于《周易》本身的研究,价值远不如朱熹的《周易本义》。
宋人对《易》学研究贡献较大的是朱熹。朱熹,字元晦,又字仲晦,亦称晦庵。他最主要的《易》学著作为《周易本义》一书(以下简称《本义》)。
《本义》与《易传》的根本不同,在于朱熹在注《易》中,虽也谈“理”说“气”,但宋人王应麟以为他们的不同,在于“程子言《易》,谓得其义,则象数在其中。朱子(《答郑子上问》)以为先见象数,方得说理,不然,事无实证,则虚理易差”(《困学纪闻·卷一《易》类》)。
《本义》作为一部注《易》之书,其可贵处也正在于此。
如注《系辞》“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一句,朱熹针对程颐所谓“天进俱备……感只是自内感”,“此只言人分上事”的说法,明确表示:“‘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与‘穷理尽性以至于命’本是说《易》,不是说人”,表现了一个注者的老实态度。
在《周易》经文训释上,《本义》多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如注《乾》卦卦辞“元亨利贞”四字,《集解》引汉人《子夏传》曰:“元,始也。亨,通也。利,和也。贞,正也。”《本义》却解作“元,大也。亨,通也。利,宜也,贞,正而固也”。在这里,《本义》解“元”为“大”;“贞”为“正而固”,似与先儒不同,但在解《彖》《乾》“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一句时,《本义》又说:“‘大哉’,叹辞,‘元’大也,始也。‘乾元’,天德之大始。”朱熹又给了“元”以“大”与“始”两重意思。接下来解“大明终始,六位时成”一句时,《本义》又说:“始即‘元’也。终,谓‘贞’也。”在此则解“元”为“始”,解“贞”为“终”了。
由于古时字少,一字往往多义。因此,朱熹在训释经文字义时,往往不拘泥一解。尽管他解“元亨利贞”之“元”为“大”,未必正确,但《本义》根据古人一字多义,不强求一解,我们认为在这点上还是可取的。
再如注《彖》《震》“出可以守宗庙社稷”一句,《本义》曰“或云‘出’即‘ ’字之误,注《节》卦六三爻“不节若,则嗟若,无咎”,《本义》说:“此‘无咎’与诸爻异,言无所归咎也。”注《象》《中孚》“泽上有风,中孚,君子以议狱缓死”,《本义》说:“风感水受,中孚之象。‘议狱缓死’,中孚之义。”像这种颇具新见的例子,在《本义》中很多,此处即不一一列举了。
《本义》在注经中虽有自己的独见,但亦吸收前人之长,如注《丰》卦九三爻“丰其沛”一句,《本义》说:“沛,一作旆,谓幡幔也。”此即取王弼之说。再如《象》《升》“地中生木,升,群子以顺德,积小以高大”一句,《本义》注曰:“王肃本‘顺’作‘慎’,今按他书,引此亦多作‘慎’,意尤明白。盖古字通用也。”这中兼取古人之长的例子,在《本义》在时时可见。
特别应该指出的是:《本义》在注释《周易》的过程中,对六十四卦卦爻之辞,不明白的就说不明白,对《彖》《象》《系辞》等,有疑问的就提出自己的疑问,如注《明夷》卦六四爻“入于左腹,获明夷之心,于出门庭”,《本义》曰:“此爻之义未详。”而不像程颐那样“人之手足皆以右为用 ……是左者,隐僻之所也”(《易传·明夷卦》注),作出此等牵强附会的解释。注《震》卦六二爻“震来厉,亿丧贝,跻于九陵。勿逐,七日行”,《本义》说:“‘亿’字未详。”并说:“‘九陵’‘七日’之象,则未详耳。”注《困》卦九四爻“来徐徐,困于金车,吝,有终”,《本义》说:“金车为九二,象未详。疑坎有轮象也。”注《小过》卦九四爻“无咎,弗过遇之”一句“未详孰是,当阙以俟知者”,注其《象》时,也说:“爻义未明,此亦当阙。”注《彖》《贲》之“贲亨”一句,《本义》曰:“‘亨’字疑衍。”注《彖》《渐》“渐之进也,女归吉也”一句,曰:“‘之’字疑衍或是‘渐’字。”注《象》《渐》“山上有木,君子以居贤德善俗”说:“二者皆当以‘渐’而进,疑‘贤’字衍。或‘善’下有脱字。”注《未济》卦初爻之《象》“濡其尾,亦不知极也”,《本义》曰:“‘极’字未详。考上下韵亦不叶,恐是‘敬’字,今且阙之。”
在注释《周易》时,《本义》这种“多闻阙疑,慎言其余”的求实态度,也是极为宝贵的。
同时,朱熹深知:《周易》原是一部古代筮书。因此,为了使自己的《本义》解能到恢复《周易》本义的作用,他除了在《本义》中讲了“明筮”外,又撰“筮仪”一篇,并在注释《周易》经文时,特别予以说明,想以此来正《周易》之本义。
如《本义》注《乾》卦辞“元亨利贞”四字,说:“此圣人所以作《易》,教人卜筮,而可以开物成务之精意,余卦仿此。”注《乾》卦初九爻“潜龙勿用”,《本义》曰:“凡遇《乾》而此爻变者,当观此象玩其占也。”注《乾》卦九五爻“飞龙在天,利见大人”时,《本义》曰:“占法与九二同。”注九三爻“君子终日乾乾”一句,说:“君子指占者而言。”在注其余各卦时,《本义》也多用“其象占如此”,“戒占者当如是”,“戒占者不可如是”等等,以此指示读者。
朱熹虽想以此申明《周易》的本义,但案之《汉书·艺文志》卷首《易》类其所载“凡《易》十三家,二百九十四篇”中,看来并不包括筮法,其占筮之法另载于后面的“蓍龟类”中,计有:“《周易》三十八卷”,“《周易明堂》二十六卷”,“《周易随曲射匿》五十卷”,“《大筮衍易》二十八卷”及“《易卦八具》”等占筮之书。可证汉人是把训释《易》义与廛解占筮区分开的,恐怕并不混同在一本书上。这也是王弼及汉人《易》著作中,为什么并不专讲“筮仪”及“筮法”的原因所在。
朱熹相信“图”、“书”之说,并在《本义》列了“河图”、“洛书”等九副《易》图,因而对“图”、“书”的传播,起了重要作用。这是朱熹之失,前面已有详述。
我们认为:以图象的形式解释《周易》,并非宋人首创,前人早已有之,如《隋书·经籍志》中已记载着“梁有《周易乾坤三象》《周易新图》各一卷,又《周易普玄图》八卷”《唐书·艺文志》有“《大衍玄图》一卷”等,在宋人《易》图中,如载于《本义》的“文王六十四卦卦变图”,以图象的形式对《周易》六十四卦的生成变化作出解答。该卦变图尽管有些不确之处,但无疑是对前人《易》说的整理与发挥,因而对于后人揭示《周易》六十四卦的生成及变化,有着一定的启发意义,因此,这种《易》图在《周易》的研究上,能起到一定积极作用。但宋人的另一些《易》图,如所谓“河图”、“洛书”等,其图除了增加《周易》的神秘色彩外,对阐释《周易》原旨,并无积极作用,且易于被后人附会发挥,使其更加玄妙怪诞。
而列于《本义》卷首的“伏羲八卦次序”、“伏羲六十四卦次序”两图,则反映了宋人对《周易》经传的错误理解。
现仅举“伏羲八卦次序”图如下:
八
七
六
五
四
三
二
一
坤
艮
坎
巽
震
离
兑
乾
八卦
太阴
少阳
少阳
太阳
四象
阴
阳
两仪
此图系朱熹接受邵雍之说而立。
若按此图,则太极生两仪(阴、阳),两仪生四象(少阴、少阳、太阴、太阳),再由此四象生八经卦。并按邵雍这种成倍增加的办法,在“伏羲六十四卦次序”图中,则于八卦之后再生十六卦,十六卦生三十二卦,由三十二卦生出六十四卦。
这种由八卦生十六卦,十六卦再生三十二卦,三十二卦而生六十四卦之说,纯系邵雍臆造而出,于《周易》经传毫无根据。况且,八卦若经“太极”“两仪”“四象”这样三级才能生成,不知这八卦生成之前,作为“两仪”(阴、阳)和“四象”(太阴、太阳、少阴、少阳)又何以能够成立?
清初黄宗羲针对邵雍、朱熹的这种错误认识,在他的《易学象数论》卷一《先天图》中批判了“伏羲八卦次序”及“伏羲六十四卦次序”两图的谬误,他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所谓一阴阳者是也。其一阳也,已括一百九十二爻之奇。其一阴也,已括一百九十二爻之耦;以三百八十四爻为两仪,非以两画为两仪也。”“两仪生四象,所谓老阳、老阴、少阳、少阴是也。乾为老阳,坤为老阴。震、坎、艮为少阳,巽、离、兑为少阴。三奇者,老阳之象;三耦者,老阴之象;八卦,即四象也。故曰‘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八卦以象告’此质之经文而无疑也。”
黄宗羲此说,可谓至确!以朱熹之博学严谨,竟有此误,实为憾事。
朱熹在讨论筮法时,否定前人的“过揲”说,另立“挂扐”说,我们已经知道,尽管“挂”“过揲”求得的结果一样,但“挂 ”说却不合《系辞》之旨。关于这点,本文在前面讨论占筮时,已经专门述及。
朱熹在经文训释上,亦时有以“理”“气”说《周易》者。
总之,《本义》作为一部有影响的《易》注来说,尽管有这些失误与不足,但总起来看,仍不愧是一部有价值的《易》学著作。
此外,宋人《易》著中较有价值的还有张载《易说》;陈 《了翁易说》;朱震《汉上易传》;郑刚中《周易窥余》;杨万里《诚斋易传》;吕祖谦《古易音训》;魏了翁《周易要义》;赵汝楳《周易辑闻》;俞琬《周易集说》及《读易举要》等等,皆对《周易》有独到见解。如张载《易说·下》对《系辞》中“弥纶天地之道”的解释,与程颐截然不同,他说:“此语必夫子所造,弥者,弥缝补缀之义。纶者,往来经营之义……此则归于人事。”“圣人与人撰出一法律之书,使人知所向避,《易》之义也。”在这里,他提出了《易》义在于“与人撰出一法律之书”的说法,反映了他以《易》言人事的思想。张载也不同意孔颖达说《易》即看不见,摸不着的“浑沌”的说法,他说:“作《易》示人,犹天垂象,见吉凶。”“天地变化,圣人作《易》以著效之,故曰‘圣人效之’。”(《易说·下》《系辞》注)他在注“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时,针对韩康伯称“‘幽’‘明’者,有形无形之象”及孔颖达疏语中“无形之幽,有形之明”的说法,张载批判道:“天文地理,皆因明而知之,非明则皆幽也。此所以知幽明之故。万物相见乎离,非离不相见也。见者由明,而不见,非无物也。乃是天之至处。彼异学则皆归之空虚。盖徒知乎明而已,不察夫幽,所见一边耳。(同前)”
张载称韩、孔之说为“异学”,针对韩康伯、孔颖达《易》注中的“有必始于‘无’”“有从‘无’出”,张载接着说:“气聚,则离明得施而有形,气不聚,则离明不得施而无形。方聚也,安得不谓之有。方其散也,安得遽谓之无。故圣人仰观俯察,但云知幽明之故,不云知有无之故。”
面对当时影响很大的韩、孔之说,张载提出了自己“天惟运动一气,鼓万物而生,无心以恤物”的观点(《易说·下》《系辞》注),认为气是构成万物的共同物质实体,这在宋人中是极为难能可贵的。
再如杨万里《诚斋易传》,多引史事以解《周易》。其实,《周易》本是为人而写,其中很多卦爻辞,如《乾》卦九三爻:“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坤》卦六四爻:“括囊无咎无誉。”;《需》卦上六爻:“入于穴,有不速之客三人来,敬之终吉。”;《谦》卦初六爻:“谦谦君子,用涉大川吉。”等等,都是谈的为人处世之道。而当时的人偏偏借以谈“理”谈“心”谈“天道”,歪曲了《周易》本旨,杨万里在自己的书中,重点正之以人事,这在当时也是极可贵的。
宋人《易》著极为丰富,限于篇幅,仅介绍如上几人,难免挂一漏万,然或可借此以窥宋《易》之一斑。
综观宋《易》,作为其突出特点,并对后人造成深远影响的是“图”“书”之说。故我们在此重点对其进行了探讨,总之,我们以为这些图,或发挥前人文献资料而作,或模拟古人之图而出,有的甚至是出于对《周易》经传的错误理解而作。只有个别《易》图,才对探求《易》旨有一定意义。
因此,“图”“书”之说,对于阐释《周易》原旨,实无重大价值。
历代《易》学研究概论
第一辑 第二辑 第三辑 第四辑 第五辑 第六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