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字合婚网

二十四节气的含义特点介绍 二十四节气特点的描述

  二十四节气是指中国农历中表示季节变迁的24个特定节令,是古代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具有很高的农业历史文化的研究价值,具体我们就来一起了解下二十四节气的含义特点吧!

  一、二十四节气的含义

  二十四节气的含义是什么?古人根据天地运行规律来确定四季循环的起点与终点并划分出二十四节气。将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统称“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它代表着地球在公转轨道上,二十四个不同的位置。由于地球绕太阳一圈需要365天,所以每隔十五天,才有一个节气,而每个节气,都表示着气候、物候、时候,这“三候”的不同变化。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这首中国人熟知的“节气歌”,暗含了二十四节气的先后顺序。一年四季由“四立”开始,所谓“立”即开始的意思,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分别代表春季、夏季、秋季、冬季的开始和到来。为了更准确地表述时序特点,古人又根据天气和物候,将节气分为“分”、“至”、“启”、“闭”四组。“分”即春分和秋分,古称“二分”;“至”即夏至和冬至,古称“二至”;“启”是立春和立夏,“闭”则是立秋和立冬,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合称“四立”,这些加起来共为“八节”。对应节气中最重要的“八节”。如果八节中再选重点,则是夏至和冬至这“二至”。冬至时太阳到达最南方,而夏至刚好相反,太阳到达最北方,即古人所谓“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极也。

  二、二十四节气特点

  上面了解了二十四节气的含义,现在再来看看二十四节气的特点吧:

    立春:斗指寅;太阳黄经为315度。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公历2月3-5日交节。

  雨水:斗指壬;太阳黄经为330°。降雨开始,雨量渐增。公历2月18-20日交节。

  惊蛰:斗指丁;太阳黄经为345°。蛰是藏的意思。惊蛰是指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公历3月05-07日交节。

  春分:斗指壬;太阳黄经为0°。分是平分的意思。春分表示昼夜平分。公历3月20-22日交节。

  清明:斗指丁;太阳黄经为15°。天气晴朗,草木繁茂。公历4月04-06日交节。

  谷雨:斗指癸;太阳黄经为30°。雨生百谷。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公历4月19-21日交节。 

  立夏:斗指东南;太阳黄经为45°。夏季的开始。公历5月05-07日交节。

  小满:斗指甲;太阳黄经为60°。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公历5月20-27日交节。


  芒种:斗指己;太阳黄经为75°。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公历6月05-07日交节。

  夏至:斗指乙;太阳黄经为90°。炎热的夏天来临。公历6月21-22日交节。

  小暑:斗指辛;太阳黄经为105°。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就是气候开始炎热。公历7月06-08日交节。

  大暑:斗指丙;太阳黄经为120°。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公历7月22-24日交节。 

  立秋:斗指西南;太阳黄经为135°。秋季的开始。公历8月07-09日交节。

  处暑:斗指戊;太阳黄经为150°。处是终止、躲藏的意思。处暑是表示炎热的暑天结束。公历8月22-24日交节。

  白露:斗指癸;太阳黄经为165°。天气转凉,露凝而白。公历9月07-09日交节。

  秋分:斗指已;太阳黄经为180°。昼夜平分。公历9月22-24日交节。

  寒露:斗指甲;太阳黄经为195°。露水以寒,将要结冰。公历10月08-09日交节。

  霜降:斗指戌;太阳黄经为210°。天气渐冷,开始有霜。公历10月23-24日交节。 

二十四节气的含义特点介绍 二十四节气特点的描述

  立冬:斗指西北;太阳黄经为225°。冬季的开始。公历11月7-8日交节。

  小雪:斗指己;太阳黄经为240°。意味开始下雪。公历11月22-23日交节。

  大雪:斗指癸;太阳黄经为255°。降雪量增多,地面可能积雪。公历12月6-8日交节。

  冬至:斗指子;太阳黄经为270°。寒冷的冬天来临。公历12月21-23日交节。

  小寒:斗指子;太阳黄经为285°。气候开始寒冷。公历1月5-7日交节。

  大寒:斗指丑;太阳黄经为300°。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公历1月20-21日交节

  小结:上述就是关于二十四节气的含义及特点介绍,大家都有所了解了吧 ,二十四节气在我国相当于“第五大发明”,是我国古代天文和气候科学的伟大成就,对安排和指导农业生产过程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